- 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1:25 点击次数:68
狂草,乃是书法艺术的一朵奇葩,从外型看,它极其简练、狂逸,线条堆叠,毫不拘束,犹如一团乱麻,然而,分析笔法和肌理,它最是恪守“草法”,笔笔沉着,字字精到,由此防止油滑、飞浮之病。
图片
2种完全相反的特性,融合于一字,着实奇妙,如张怀瓘所言:“草书之妙,在于法度之中,自由之外”,书法史2000多年,后世普遍认为,唐代“张怀”回归本真,遵从内心、自然万物,狂草最高强,完全胜过王羲之。
图片
不过“书圣”怎么可能,被轻易打败,近期日本发现王羲之唯一狂草,不仅达到书法“最高境界”,还揭露“王书”不为人知的另一面,刷新大众认知,此帖就是《草书黄庭内景经》。
图片
全卷共计2000多字,行笔随着心境而变,时而迅疾奔放,时而婉转灵动,墨色浓淡、笔画粗细,以及单字大小的对比鲜明,约为3~6厘米,这种变幻,凸显内心情感、节奏韵律,营造了更强的动势、生命力。
图片
而且王羲之的常见书法,多在2.5厘米,或3厘米左右,笔势内擫且收敛,风格娟秀、柔美,至于此作,狂野飞动、宽阔大气,一反常态,揭露真正实力,以悬腕书写,空中取势,中锋塑造筋骨,侧锋为辅,制造锋芒。
图片
每个字蓄力饱满,极具韧性和张力,并且字体之间,随着绞转笔势,保障气脉相接,有时纵向引带,有时横向开张,全篇如飞瀑直下,字字似雷霆收震,将草书的动态美学,推向了极致。
图片
《草书黄庭内景经》原稿,早已消失无踪,日本找到这一幅,是珍贵的“初拓本”,刻印时间早,字迹完整,笔画清晰,保留全卷的原貌,学到标准、正确的笔法,风韵和气魄也尚存。
图片
“一代宗师”启功先生,曾见过其他拓片,深感精妙,一生临摹百遍,亦言“学透此卷,唐草皆成坦途”,之后耗费几十年,搜寻“初拓本”未果,甚至临终前,也在不断寻找,由此可见,此作之精悍。
图片
众所周知,王羲之笔法是书法根基,历朝历代的名家,皆是临摹“王字”发迹,狂草亦是如此,此帖的内容浩瀚,技法完备,若尽数掌握,一方面切实提升水平,另一面悟透精髓,临学其他的名帖时,皆有法可依,快速上手。
图片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